【課後心得】用經營公司的思維經營你的人生 / 學費不算是一筆小錢,但用來扭轉人生思維,我認為非常超值
就算人生並不會因為上了課就有立即轉變的神效,但許多觀念已然深植在心。
文 / 黃立萍
剛出社會時,我身上背著幾十萬的學貸,過了好幾年吃得飽、餓不死、窮得要命又超級自卑的生活,期間我努力提升日文能力、歷經幾次轉職,在一個看似偶然其實並非偶然的交叉口,轉為一個以教書、翻譯、採訪、寫稿維生的自由工作者,從此沒有再回到公司去上班。
這樣過了十多年,許多低價血汗的工作成果為我累積了經驗值,生活各方面相對穩定了些,吃得是比以前飽、一樣是餓不死,也總算稍微不那麼窮了。熟悉的工作帶來穩定的收入,幫助我進入一個游刃有餘的階段,只是有一天,我發現成就感開始出現「邊際效應」,即使身邊的人都覺得我很棒,我卻無法完全坦率地接受那些讚美,才驚覺自己在舒適圈裡已經混了這麼長一段時間。
我心想:如果不願待在原有的舒適圈,或者說是要擴大舒適圈,唯一的方法就是學習——只有做出改變、刻意踏入學習圈,找到重新驅動自己的力量,才能擺脫停滯不前的困境,獲得成長的可能。
*
回顧最近幾年,我的人生算是有了幾次進化。
2018年,開始理財。
2019年,開始健身。
2020年,開始做podcast。
2021年,開始接觸大量線上課程。
在每一個階段,我都瘋狂地查找各種資料、訂閱超多Youtube影片,把ptt的主題板文章翻過來又看過去,輸入無數的關鍵字只為搜尋到更多有用資訊,以一種近乎貪婪的姿態,吸收那些未曾理解過的新知。2020年某天,我在Youtube上看見一支TED Talk影片,標題是「為什麼不該追求愛情」,深深受到了觸動和啟發——原來,許多事並非「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穫」,有時候用錯了方法又過度努力,反而容易帶來負面效果,其中「感情」就是這樣的一種東西。
這,就是我和「大人學」相遇的契機。
後來,我開始聽大人學的podcast節目「大人的SmallTalk」,同時收聽「吳淡如人生實用商學院」、「鄧惠文不想說」、「徐豫切入點」、「劉軒的How to人生學」這類知識型節目,把握零碎的時間,幾乎沒有錯過任何一集,就這樣不斷被各種議題刷新價值觀。於此同時,我也和先生開始嘗試做自己的podcast節目「夫妻純聊天」,希望能一邊玩樂,一邊在職涯中找到嶄新的可能。
「斜槓」、「建立個人品牌」早已不是新話題,但少有人能夠斜得好、槓桿得有力道,在這個選擇多得讓年輕人幾乎失去方向的年代,光靠一種核心技能其實很難存活下去。在跟隨潮流、模仿成功人士之前,我們必須先與自己對話,真正認識自己、理解個人特質,盤點手上的資源,盡快建立核心技能、擴增支援技能,降低工作主動找上門的阻力,還要掌握收支損益,將自己打造成一個「可用的產品」,再逐漸向上提升,拓建為一家「可長久營運的公司」。
由大人學創辦人之一張國洋(Joe)開設的「V018 用經營公司的思維經營你的人生」,就是這樣一堂幫助我釐清現況、敦促自己做出「合宜選擇」的課。它是一堂線上音頻課程,內容是以語音搭配逐字稿,學習者無需緊盯著螢幕就可利用零碎時間學習,非常適合我這個podcast重度使用者。
除了前述內容,包含:哪些人該親近?哪些人必須疏遠?如何累積資源、善用人脈?如何選擇伴侶、教育孩子?這些關乎人際關係的議題,課堂中都有些許著墨。尤其聽完第十七個章節「口耳相關,或是所謂『人脈經營』的核心在哪裡?」後,我才發現原來自己也正在持續累積作品和人脈,建立出這樣的社群形象:具備一點小專業、文字流暢有邏輯,遇到鳥事一樣會不爽,但有能力幽默以對,即使沒有含著金湯匙出生,也盡力活出心中理想的樣子。
*
曾寶儀在「從心開始的溝通術」課程裡曾說過:「別小看自己在社群媒體上的影響力。你在網路上打的每一個字、說過的每一句話,就跟你親口說出來的話一樣,造成的後果也一樣。無法當面說出口的話,就別在網路上對別人說。」即使真要抱怨,也要懂得善用幽默感來包裝,因為在這個大數據時代,所有個資、網路足跡都屬於某種資產,每一個發佈出去的「作品」,也都將成為世界用以評斷你的依據。
所以,這絕對不是業配文,而是一篇貨真價實、發自肺腑的心得分享。我非常幸運能在超早鳥階段就買下「V018用經營公司的思維經營你的人生」這堂課,在新冠疫情讓生活驟變的此刻,能夠細細聆聽、深深思考,就算人生並不會因為上了課就有立即轉變的神效,但許多觀念已然深植在心。
坦白說,3899元不算是一筆小錢,但如果用來扭轉人生思維,我認為非常超值。
感謝黃立萍授權刊登。本文為學員上完【用經營公司的思維經營你的人生】課程後的真實心得。
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,請勿任意利用、引用、轉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