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絡我們
好評

【課後心得】用經營公司的思維經營你的人生 / 一堂希望在13年前就出現的課程!

【課後心得】用經營公司的思維經營你的人生 / 一堂希望在13年前就出現的課程!

如果這堂課可以在13年前出現,或許我就可以投資這堂課的8小時,讓自己省下13年的摸索。

文 / 陳俊聖

一堂希望在13年前就出現的課程。

2008年 - 29歲,下定決心改變生活型態,開始每天下班梳洗完畢,前往附近的24小時麥當勞念書,週六上午開始我的日語學習之路,週日窩在當時的敦南誠品或是國家圖書館,看免費的書,累了就瞇一下。曾經這樣統計,短短的2個月念了31本書。目的只有兩個,充實我的核心技能與開始培養輔助技能,其實一開始學日文不是為了成為輔助技能,而是希望可以看更多遊戲開發的書籍,因為台灣關於遊戲開發的書籍並不多,大多數都是英文或日文,而小時後接觸日本的遊戲較多,因此就選擇了日文,後來日文才逐漸變成我的輔助技能。

2009年 - 30歲,自己期許不再是一個小小的遊戲企劃,在工作上也開始接觸所謂的WBS、甘特圖,以往學生時代只有在書上看過,並沒有實際操作過,2009年算是開始碰觸專案管理的一年,那時候開始將目光從遊戲開發,轉向專案管理,也經常透過「專案管理生活思維」充實我的專案管理知識。

Joe 與 Bryan 就是我專案管理的啟蒙老師,也開始把專案管理當作我的核心技能去發展。在當年也意識到,如果要將自己的產品推向市場,需要具備的不只是「遊戲設計能力」和「專案開發能力」,還需要「營運能力」「行銷能力」「溝通能力」「協調能力」「問題解決能力」...等,各種有的沒的的能力,於是畫了一張自己的「職涯技能樹」和「成長路徑圖」。

2010年 - 31歲,除了在工作上努力深化自己的核心技能及輔助技能,在財務上也開始著墨,其實在剛退伍時,對於理財上也開始學習,由於當時念大學是透過就學貸款,所以畢業時就有45萬左右的負債,但是並沒有像一般人想的,先省錢將債務還清,而是先維持每月應繳的金額,每個月再撥一些預算在投資自己身上,有計畫性地將每個月的薪資分配在所有的開銷上,當然記帳的習慣是從2008年開始進行,只是那時候並沒辦法多餘的薪資可以利用。以前聽長輩說,要多存錢,但是當年看了不少理財書,學到的是「理財理財,先理債,再理財」,後來深深影響我的觀念,是「投資自己」、「現金流」及「預算」這三個觀念。

2011年,32歲,當年公司發行庫藏股,算是接觸股市的開始,當時不懂股票,就跟著同事一起認購庫藏股,但也是從這一年開始認識各種投資理財的工具,當然還沒有本金去投資,畢竟這一年的我還是處於負債的狀況,採取的策略就是「保守型投資策略」,只是記帳方式就從「流水帳」進化為「每月預算表」,看有沒有辦法擠一點預算來學習投資工具。

2012 - 2013年,33 - 34歲,這時候團隊經歷了從總公司,變成子公司,然後又併回去總公司,最後公司宣布解散研發團隊,於是從本來是一間安穩的大公司,瞬間經歷了公司的轉型,產品型態從PC 遊戲、Web Game,然後變成手機遊戲,產品類型的轉換在當年轉換非常的劇烈,對當時的遊戲業來說衝擊非常驚人,也讓我意識到「在一間公司穩定工作,其實才是最高的風險」,能做的「是讓自己的能力提升到有餘裕的在各公司間轉任。」,在當年也第一次拿到遣散費,還有失業救濟金。

2014年,35歲,當時從研發團隊離開後,覺得自己的核心技能已經差不多了,要開始加速發展輔助技能,另一方面也希望可以跳過研發的思維,於是鎖定下一份工作為「營運企劃」,當然也在這一年遇到的人生中的目標,與其說是貴人,不如說是一位在職涯中想要成為的「目標」。於是,除了開始接觸營運,更是從旁學習團隊治理、企業經營及人生哲學。有一次開部門會議的時候,營運長問大家說想要學到什麼,我當時的回答「領導統御」,當然現在的我還是摸不透什麼是「領導統御」。在這一年,也很近距離地體會到,什麼叫做「政治」,也深刻的理解「政治力」的重要性。

2015年,36歲,今年是很特別的一年,年初歷經了微型創業,年底時也步入禮堂,成功解鎖兩個人生事件。在年初的創業,在當時算是一個小嘗試,但是那個嘗試讓我學習到非常多,在這一年,有非常多的朋友轉型成為獨立開發者,那時候APP是一個相當熱門的顯學,於是我也花了約半年的時間去嘗試,深深學習到一件事,只有把產品「做出來」是不夠的,更需要的是後續的「推出去」,要進行產品的推廣,就需要更多Know-How,不然就只是做出來自嗨,產品賣不出去,等於是白搭。

2016年,37歲,這一年是職涯挫折的一年,原本以為自己做產品的經驗算是蠻豐富的,但是在這一年卻遇到各種狀況、衝突、小動作、小團體,深刻感受到一種職涯上的迷惘,以往做事的方式,在現階段其實相當的不順利,於是就報名「別再只是直球對決」講座,這是第一次正式參加 Joe的課程,後來也開啟了我在「大人學」的學習之路,到現在也持續了6年的時間。

2017年,38歲,這一年是人生跳躍的一年,換到了一間新公司,開始了新的產品線,組了新的團隊,各方各面都是新的,有了過往的經驗,於是今年開始深化各種職場上的軟技能,也就是在團隊管理上還需要加強的部分,例如流程改善、談判溝通...等。

2018年,39歲,這一年是捲入風暴的一年,這一年加入一個急速擴張的團隊,加入後才發現部門間的衝突超乎想像,但是在這樣的環境下,深刻認識到,「只有自己強是不夠得,還是需要有共同理念的夥伴」,於是「最小戰鬥單位」的想法油然而生,會有這個概念,也是因為看了Joe 與 Bryan 的著作「3年後, 你的工作還在嗎?」

2019年,40歲,這一年是重新開始的一年,加入了一個真的從零開始建置的團隊,開始真的重新思考團隊的成員、工作的方式,以及要和團隊走到哪邊?由於在之前的工作經驗中,發現對於「局」的思考,還非常的膚淺,於是重新思考「什麼是產品開發?」、「什麼是利害關係人管理?」、「什麼是問題解決的能力?」,在這一年也讓自己學習以「經營者」的角度去思考每一個問題,當然,也開始接觸很多關於創業的書籍及課程,目的不是真的跑去創業,而是「創業家」、「經營者」都是怎麼去面對問題、解決問題。

這一年上了一堂最特別的課程「M101模擬商戰初階」,原本的目的是希望可以模擬一個經營者在商場上遇到的狀況,但是真的改變我很多的是課程上的「財務三表 - 損益表、資產負債表、現金流量表」,讓我的記賬和理財又進一步的提升。

2020年,41歲,這一年是紛紛擾擾的一年,同時間最高處理的專案數量至少20個,也讓我學習到怎麼用更高的維度思考專案的管理,這時候思考專案的管理已經不是單一專案,而是經常性10個專案以上在進行,要如何管理每一個專案的運作,確保專案可以順利執行,也免不了專案的運作中發生的各種想法與工作理念上的衝突,過程中也是有非常多內心的煎熬與放下。另外,這一年也是開始實踐讓團隊一起成長的一年,只有自己練強是沒用的,團隊需要一起變強。

終於到了2021年,42歲,今年是蛻變成長的一年,這些年職場生涯的風風雨雨,也歷經夥伴的來來去去,人生職涯的四個階段「賣時間、賣技術、賣解決方案和賣產品」,現在應該處在賣解決方案,至於賣產品這個階段希望在45歲可以實現。

算一算從29歲到42歲,也橫跨了13個年頭,花了相當多的時間在學習,不管是工作的核心技能與輔助技能的學習、財務管理與理財投資、人生策略與自我經營。如果這堂課「用經營公司的思維經營你的人生」可以在13年前出現,或許我就可以投資這堂課的8小時,讓自己省下13年的摸索。

其實在聽這堂課的時候,在腦中盤旋的,不是學到更多知識,而是不斷的反省這些年的人生,有做得更好嗎?哪裡還可以更加進步?還欠缺了什麼?已經42歲了,我的下一個戰場在哪裡?

人生就是一個永不間斷的覆盤機制。

 

感謝學員陳俊聖授權刊登。本文為學員上完【用經營公司的思維經營你的人生】課程後的真實心得。

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,請勿任意利用、引用、轉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