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絡我們
好評

【課後心得】產品經理必備的骨幹知識與具體產出 / 以上帝的視角去看產品的idea生成,規劃到上市

【課後心得】產品經理必備的骨幹知識與具體產出 / 以上帝的視角去看產品的idea生成,規劃到上市

這堂課有三大主軸:如何系統性的把市場需求轉換成一個完整的產品企劃書,如何構思產品的商業模式與價值鏈(或供應鏈),最後是撰寫一套能幫助業務銷售的大補帖。

作者 / Kieren Chen

拖了一年才開始動筆寫這門課的心得。當初想要上課的原因,其實是想要了解跟我合作的產品經理,他在策劃一個新產品交給我來執行開發時候,到底要做什麼事情,需要產出什麼其他的項目。而了解後,也許我可以進一步跟他討論好產品方向,提出更符合客戶的需求,讓從我帶領團隊做出來的產品能大賣。

這堂課要帶給學員一大重點,借用講師說的「以上帝的視角去看產品的idea生成,規劃到上市」。所以這堂課有三大主軸:如何系統性的把市場需求轉換成一個完整的產品企劃書,如何構思產品的商業模式與價值鏈(或供應鏈),最後是撰寫一套能幫助業務銷售的大補帖。

系統性構思產品企劃書

這部分老師傳授了的產品經理價值四大面相架構;業務、研發、行銷與財務。這是身為產品經理在規劃產品時,需思考面面俱到所在之處。

一開始務必要從市場需求開始分析,這也是國際品牌思維與在台灣的傳統代工思維的差異之處。品牌都是藉由市調、趨勢分析、顧客採訪等,去找出客戶對於現況的痛點或是爽點是什麼,從而找到商機。更強大的如蘋果那樣,自己創造出客戶需求。而相反的代工思維 (也有同組一位創業孵化器顧問分享的) 都是先搞出一個產品,然後才去思考市場在哪裡。這樣就會本末倒置,推產品推得很辛苦。而老闆最喜歡聽的餅有多大,我們可以吃下多少比例、預計營收等等都是關鍵的提案數字。

有了需求後,再來就是定位分析。以前我對「產品定位」這個詞的理解非常的模糊,完全不知道該從何做起。它的目的其實就是針對每個能轉為產品開發規格的需求,與競爭者做優劣分析。能勝出的就是值得拿來賣的優勢點或賣點。

商業模式與供應鏈

再來就是分析這產品的供應鏈該如何兜起來。從原物料、製造生產、銷貨通路最後一哩路到客戶手上。這一層層的連結都要想清楚,賺到的錢該如何分配、售前售後服務有什麼流程,少了任何一個都會讓客戶無法體驗到你辛苦做出來的產品。

而商業模式講白一點就是你是靠什麼方式去賺到錢的? 我們的組別選了 7–11 來分析,才發覺 7–11 賺錢的方式也太可觀了、從幫別人賣東西的上架費,自有品牌的銷售、公家機關代收費用、物流收費,到 ATM 機台的租金。利用那幾十坪的空間,可以創造很多的賺錢機會。那回到你的產品,就是靠什麼賺錢呢? 是買斷、租貸、耗材、授權還是訂閱制呢? 不同的產品也會有適合的收錢方式,這會造成客戶評估要不要買單的重點考量。

最後但也同等重要的就是上市計畫

東西生出來客戶卻不知道、無法不了解產品的價值、業務不知道要怎麼幫你賣、被問到跟競品差別在哪回答不出來。這些都會讓你的產品失敗。這時產品經理要負責兜出一套上市計畫與sales kit,目的就是為了降低「溝通成本」。讓客戶能快速有效的被你的產品吸引而不自覺地掏出錢包。一切都是為了促使這一筆訂單更容易成交。課程中也解構很多行銷的思考結構,引導客戶順利理解產品賣點是什麼。

這堂課另外一個特色就是要小組選一個產品想法,同心協力將剛剛講的流程,實際規劃過一遍。當時我小組做的是群眾賣食物平台,實際跳下去才發覺這種類型的媒合平台還真的不好做。在受眾的區分以及產品的設定上就已經花了很多時間討論,還差點發生小組革命。老師教的東西都是偏實體產品的例子,我們卻歪樓歪去做線上平台,差點就胎死腹中…

這堂課帶給我幾個大衝擊

1. 做實體產品創業真的很辛苦。我們在討論供應鏈的過程中,光只是在討論每個小環節,就發現其實都要人力投入去克服。這還只是空想就已經覺得累了,更何況實際執行面臨的艱辛。兩天的課讓我更加確定,創業肯定不會是我想走的路。

2. 行銷在產品設計階段就該參與了。因為行銷其實就是把產品的特色放大,吸引大家來購買。但如果在設計階段連特色都說不清楚,行銷根本無法著力時,你就知道產品的定位已經有問題了。

3. 訂商業模式非常的重要。這堂課所教的不同商業模式讓我大開眼界,而所選擇的銷售管道也會決定了產品能賺多少錢,這也是我從沒想過但又至關重要。

如果對產品經理這職位有濃厚興趣,我非常推薦這堂課程

 

本文轉貼自:Kieren Chen 的Medium ( 原文標題:課後心得 — 產品經理必備的骨幹知識與具體產出 )

感謝 Kieren 授權刊登 ( 本文為學員上完【205產品經理必備的骨幹知識與具體產出(14PDU)】的真實心得)

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,請勿任意利用、引用、轉載。